世界在側耳傾聽中國十九大聲音時,中國國企企業家講了什么
國企明年要研究經濟在國際空間的布局
李錦
中國在研究新時代時,將開始考慮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同時將進入世界范圍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期。中國2018年辦第二次“一帶一路”論壇,此前中央企業,要結合現代化經濟體系研究“一帶一路”布局問題,怎么調整,怎么部署。現在該考慮了。
十九大不只是黨內會議,更是一個具有全球影響的會議。當中國共產黨開口說中國已經進入新時代話,全世界都在側耳傾聽。中國國有企業的聲音語調在這時候也顯示出來了。
中國國企企業家講了什么?他們又從大會報告中讀懂了什么?我們發現,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最為集中的聲音。
黨的十九大報告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對于這個新時代,報告的定義是“五個時代”,核心是現代化強國、民族復興。現代化強國是在世界這個空間來說的,民族復興是對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時間來說的。這個時代的到來,中國國有企業將承擔“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也是在十九大上央黨代表最為集中的聲音。
十九大報告有幾段講到這個問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里,把國資國企改革和做強做優做大、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強調改革與發展目標的關系,強調在新時代繼續進行國資國企改革的任務。
十九大報告還指出“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
在十九大報告中,圍繞現代化經濟體系,指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這幾段,都講到中國在世界的地位與作用。中國國有企業無疑是重要的。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就是要形成一批在國際資源配置中占有主導地位的領軍企業、在全球行業發展中具有引領作用的企業、在全球產業發展中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企業。在產業鏈、價值鏈中占據中高端,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我們必須要有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要形成一批在國際資源配置中能夠逐步占據主導地位的領軍企業,在全球行業發展中起到引領作用。
我們必須要有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目前,國有企業大多處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經過多年來的改革發展,活力和競爭力得到大幅提升,許多企業在某些方面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有的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具備了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和條件。但是,要認識到,我們差距仍然很大 ,特別是與美國企業差距很大。因為我們現在是第二大經濟主體,估計在2021年前后,世界500強與美國相近,或者超過美國。在2017年到2030年成為實際第一大經濟主體。
我覺得,隨著現代化經濟體系藍圖出現,一個新的國企改革的藍圖也在形成。 報告中講到“一帶一路”,實際上是在全球范圍內重新配制經濟發展空間。實際上未來中國發展將產生一個新的機遇和空間,等于在國際范圍內,給中國重新找所謂生長的空間配制。中國2018年辦第二次“一帶一路”論壇,是我們整個國際增長空間的重要舉措。中國2018年辦第二次“一帶一路”論壇,進入世界范圍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期,在中央企業的要研究這個問題,怎么調整,怎么部署。
新華社的報道把這個點抓住了,很好。金融時報也做了報道。現將報道轉載于后,報道采用了我的觀點。
培育世界一流企業——代表談國企改革
2017-10-22 22:57:14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記者王希、齊中熙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王希、齊中熙)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十九大代表、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認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就是要形成一批在國際資源配置中占有主導地位的領軍企業、在全球行業發展中具有引領作用的企業、在全球產業發展中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企業。
作為中國經濟的一個縮影,十八大以來央企呈現實力更強、結構更優、貢獻更大等變化。目前,央企資產總額超過53萬億元人民幣,五年將近翻了一番,利潤總額比上一個五年增長了30%多,在許多重點領域掌握了核心關鍵技術。
國企研究員李錦說,近年央企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但放眼國際市場,競爭力仍需不斷提升,從“世界水平”到“世界一流”,實現新目標、新任務,需要新手段、新動力。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報告還提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正在誠通集團等央企開展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是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的重要嘗試。誠通集團董事長馬正武代表表示,這項改革意在增加國有資本流動、促進結構性調整。其中,發展混合所有制也是改革的一項任務,將繼續重點推進。
肖亞慶代表說,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希望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國企的資產優勢、效率優勢與民企優勢有機結合,實現共同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業內專家認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需要不斷構筑企業核心專長的創新能力,既包括技術創新能力,也包括機制、模式的創新能力。
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董事長官慶代表表示,隨著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創新引擎的強大動力在社會經濟和國際競爭中更加凸顯。報告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方面的新部署為企業進一步提高綜合競爭力指明了方向。
央行旗下媒體:國企混改進入新時期
· 2017-10-19 05:47:08 來源: 金融時報(北京)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九大報告為國企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改革步伐有望加快。”
“十九大報告關于國企改革的內容增多了,表達更充分、厚重,集中前5年探索的成果與智慧,總攬全局,是國有企業改革的行動綱領,新意疊出,重點突出。在十九大報告中,緊跟著‘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就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可見其地位極為突出,這是極其重大的突破。”國企研究員李錦認為,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進入一個新時期,快于預料,規模更大,效果更好。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謀篇布局,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國有企業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5年來,國企改革重大舉措相繼落地,重點難點問題不斷取得新突破。中央企業分類改革全面推開,功能定位更加明確。進行了10項改革試點并取得了重大進展,形成了一批可復制的經驗。全國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覆蓋面達到90%以上,中央企業各級子企業公司制改制覆蓋面達92%。
作為本輪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混合所有制改革穩妥有序推進,按照“一改則改、一控則控、一參則參”的原則推動,“一企一策”地進行改革。據悉,5年來,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央企業已經或正在引入各類社會資本,推進股權多元化。混改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各層級混改企業數量占到整個中央企業的68.9%,地方國有企業混改企業比例達到了47%。混改領域不斷拓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在電力、石油石化、電信、航空、軍工等重點領域展開,已經有19家企業進入前兩批混改試點,第三批試點正在研究當中,預計不久就會推出。
對于如何深化國企改革、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劉學智對記者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最重要工作之一。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未來的國企改革將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建立有效激勵的制度體制,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提升公平競爭水平,實現企業優勝劣汰。”
劉學智建議,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只是簡單的股權多元化,更多的是提升管理水平和經營活力。提升市場經濟水平,部分壟斷行業逐漸向民間資本開放;開展財稅、融資、監管體制改革,為市場競爭化發展創造條件;促進企業走出去,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在推進各項改革的同時,要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國有企業做強做大、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與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放在一起。在李錦看來,這是個突破,為國有企業提供了新的政策指導。
李錦認為,我們必須要有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目前,國有企業大多處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經過多年來的改革發展,活力和競爭力得到大幅提升,許多企業在某些方面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有的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具備了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和條件。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